特色产业铺就小康路,非遗文化点亮百姓家

2023年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队成员到达山东省菏泽市穆李村,开展“特色产业铺就小康路,非遗文化点亮百姓家”综合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调研菏泽市穆李村面塑产业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了解当地面塑产业的发展概况、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以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探索新时代新农村发展的新道路,进而体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意义。
穆李村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内北境,面塑艺术享誉海内外,有“面塑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穆李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穆李村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面塑产业,建设10000平方米的穆李民俗文化商业街、标准化面塑制作作坊等。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新农村。而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幅幅村强景美民富的丰收中国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更多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在相关时代背景的指引下,调研队成员走进山东省菏泽市穆李村的面塑产业地,深入挖掘面塑特色产业的时代价值。
研读面塑历史,体味文化底蕴
穆李村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曹州面塑艺术源远流长,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实践队员走进穆李村,穿过穆李大寨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崭新街道——民俗文化商业街,这条文化商廊曲折绵延,民俗馆、面塑馆、书画馆、小吃店,鳞次栉比,其中有多家“曹州面塑馆”。实践队员走进艺术馆展开实践调研。经相关负责人员的指引,实践队员来到馆内“作品展览区”,在与专业人员的谈话中队员们了解到,该区域陈列的艺术品大多是名家大师的获奖作品,其中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憨态可掬的寿星、美丽动人的金陵十三衩......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欣赏过展览区的精美作品之后,实践队员兴高采烈,也想体验一把面塑制作的感觉。便跟随负责人员来到了“面塑体验区”,在艺人们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将手中的小面团揉、捏、刻,不一会儿便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品。据馆内艺术家了解,相传在尧舜时代,面塑便已出现。传说当地天灾水祸连年不断,当地人为避灾祸、求平安而制作面塑,这便是早期的曹州面塑。迄今为止,曹州面塑已有数百年间的历史,面塑艺术源远流长。
曹州面塑既守旧又创新,曹州大地“老树开新花”
实践队员通过对当地面塑传承人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穆李村面塑产业并不局限于本地生产,而是致力于让其“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面塑文化。对于面塑文化,他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积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鉴于此,实践队员拜访了当地面塑传承人李芳亮老先生,他表示:“守旧必须要守,创新必须要创。要采取新旧结合的动态转换。”当地的面塑制作紧跟时代步伐,在守旧的基础上创新,为面塑这一传统技艺赋予时代色彩,让其焕发时代光彩。如老先生所言,在他的办公室,实践队员看到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面塑作品——疫情防控工作者,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五十六个民族的同胞等新时代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地面塑产业在突破创新的同时亦积极申请“非遗”项目,“非遗”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现在穆李村几乎家家参与,人人创作,有“中国面塑第一村”之美誉,还有“天下面塑出穆李”之说,穆李面塑已驰名全国,享誉世界,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曹州大地呈现遍地开花的美好图景。
通过开展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从面塑制作人口中了解到了菏泽市穆李村特色面塑产业的新时代发展概况,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体验,让调研队成员对穆李村面塑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感受到了特色产业振兴的重要性,这也为后续实践队员进行分析调查奠定了基础。实践队员表示,要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产业振兴,答好新时代答卷。

 
时间:2023-01-28 作者:王婧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注:
  • 聆听群众“心”声,筑牢健康防线
  • 为深入考察民生实际,探究群众问题,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征帆循星火,逐薮眷民情”社区实践调研团成员于1月6来到胶州市市南社区党群
  • 01-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