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西对比下郑和航海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4-02-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其船队最大规模达到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是15世纪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曾到达过爪哇、暹罗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根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共打造了63艘航海船,最大的一艘航海船,高61.6米,长151.18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为了启动这艘大船,需要两百多人共同努力。《明史·兵志》中写到,每一艘航海船可容纳上千人。为了体现明朝国力,统治者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郑和下西洋规模。据记载,明朝永乐期间,郑和下一次西洋就要花费6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船只的维修费。
关于郑和为何下西洋的目的,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寻找建文帝,二是宣扬国家的实力和威风,三是皇帝本人急功近利,想要在当政之时,做出一番事业。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拿货。我国虽然自诩为地大物博,但其实比较缺乏金银铜等贵金属资源,这就完成了严重的货币短缺和通货紧缩等经济问题,所以在历朝历代基本上都严禁金银铜铁等货币资源下海。唐朝《唐律疏议》就规定:“金、银、铁,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南宋虽然奖励海外贸易,但是严令“铜不下海”;元代自忽必烈起,一方面鼓励海外贸易,另一方面则严令“金银铜铁货不许下海”,这些都是证据。所以,郑和船队下海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引进大量海外珍品(花椒、苏木等),来刺激国内的商业和交换活动,甚至来给官员发俸禄和奖金。到明朝万历年间,朝廷由于经常“无钱可用”,还用花椒、苏木作为官员俸禄的折抵物;我们甚至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明朝朝廷拖欠官员薪水几个月的情况(参考《大明王朝1566》)。
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巨大,但是后续却停止了,总结原因可以为以下几点:一是偏离正轨: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往来联系,或者说是为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商品打开销路,反而是为了满足明成祖朱棣的虚荣心,这自然就会从根本上偏离正轨。消耗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每一次下西洋,都是对国家财政实力的一种损耗。二是小农思想无进步性:人民和统治者的思想上,封建王朝的小农经济,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就是安土重迁。三是海禁政策约束:明朝的海禁政策十分严格。由于日本诸侯割据,而且社会动荡,所以总有日本的倭寇,或者是其他的民间组织,侵扰中国的沿海地区,明朝政府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了防范海盗或者是倭寇的侵扰,采取了弊大于利的海禁政策。四是官员反对:1457年到1464年,兵部尚书刘大夏,因为在党争中为了打压太监的势力,他将民间以及官方朝廷的所有关于航海的资料和书籍,尤其是郑和倾其一生的贡献,全部烧毁,从根本上阻止皇帝企图再下南洋。
纵观世界,不乏众人熟知的大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家,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库克绘制地图的才能获得海军部和皇家学会的青睐,促成他在1766年获委任为奋进号船长,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德雷克在1577年和1580年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1588年德雷克成为海军中将,在军旅中曾击退来自西班牙无敌舰队(Spanish Armada)攻击,德雷克由此受封为英格兰勋爵。通过对比,我进行了思考并得出结论:郑和模式不值得国外借鉴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反向朝贡贸易,把别人朝贡的东西运回来(其他国家不一定有船),对经济利益追求不多,这种方式是亏本生意,必然不长久。而其他国家则是以获取财富为首要目的,自然一直得到延续。
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历史壮举,达到前宋元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宣扬了传统中国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也推动了15世纪前叶中外交流(非洲还有郑和下西洋的后裔)。郑和下西洋属于反向朝贡贸易,对比以经济利益为主的贸易,必然不能长久——但历史长久不一定就是说好,七下西洋必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在里面。有一份证据才能说一分话,不能为了想要的东西改变了逻辑。

作者:卢朕南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 中西对比下郑和航海的再思考
  •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在学习《海洋与传统中国》课程后,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并分享感悟。
  • 02-03
  • 水产科研诗三首
  •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学生,学习科研过程中创作出三篇诗,并在平台分享。
  • 02-03
  • 梦想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01-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